生态健康产业网_北京国方中医药研究院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话题丨生态景区被关停 :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利益博弈
0
发布时间:2018-08-08 浏览数:2857

1.jpg

暑期出游高峰浪潮袭来,各旅游目的地早已“容光焕发”的做好了迎接旅游旺季的准备,然而青海却一反其道,在暑假未到之前就早早的以几道“禁游令”对旅游市场呈上了“闭门羹”。青海省自然生态资源珍贵而稀缺,拥有着美轮美奂的湖泊、雪山、湿地、云海……可可西里、三江源、青海湖、年保玉则等至纯至美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旅游者前往觅寻。

然而,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纷至沓来的结果是人间净土不再清净,植被沙化、水质恶化,茵茵草场垃圾随处可见,动物生存受到侵扰,青海恍若一名天生丽质的少女蒙上了尘垢,让人叹惋。“禁游令”逐渐出台,今年的4月、5月,青海陆续发布通告,令相关景区禁止接待游客。到目前为止,青海发布的禁游令包括可可西里、黄河源头、年保玉则等涉及三江源、祁连山和青海湖等生态敏感的自然保护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在探讨人类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论述。曾几何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膨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自然与人为,保护与开发,环境与经济,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自始至终都是每个旅游时代背景下都必须面对的命题。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开发旅游,如若要谈及开发,旅游也必定要为生态让步。尤其是对于那些自然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的地区,如何让这一处处钟灵毓秀的神奇魅力之地既安全又与我们亲近?新的历史节点下,站在天秤的两端又该如何去平衡?

2.jpg

01

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辩证统一

旅游是一门讲求美景,追求风景的产业,其自身所携带的游览体验属性,在核心价值点上是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生态旅游的口号在更高的“自省吾身”维度上,要求旅游活动的开展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维护自然保护区当地人民的生活。自然保护区往往由于其具有丰富、原始又稀缺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旅游者们前去探寻。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对自然资源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历史遗迹的保护、研究和环境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气候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最敏感的气候启动区之一。上个世纪末,人类牲畜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让这一地区草原、湖泊、冰川等生态系统发生过严重退化。自2005年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后,通过整合实施生态整体系统恢复工程,注重农牧民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努力,十年的保护让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成果得到了遏制,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草地产草量整体提高了30%,其自然原始的风景依旧是玉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jpg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而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也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二者的关系以“唇亡齿寒”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资源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而生态旅游是资源环境发展的基础。唇齿相依中又带着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在实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设施及专业化综合型的人才来保证目标的完成,其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利用,是依据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科学技术得以实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生态旅游的开发一定要建立在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之上,环境资源一旦遭到严重破坏,那么自然保护区也将失去存在价值,生态旅游更是无从谈起。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的保护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当地的发展,促进发展就需要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是发展的路径之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立,大大增强了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地区餐饮业、公路运输、特产营销等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人们提供了就业机遇,也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改善和检测的能力。

当人们在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还承载着文明教育的功能,让人们树立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牧民会经常徒步捡拾垃圾,游客每每看到就会心生动容,这就像最触动人心的生态教育课堂,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紧攥手中的垃圾袋,不辜负眼前的美景。大部分骑行、自驾的游客会自觉到绿色驿站丢弃垃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自主的当起驿站志愿者。

4.jpg

02

生态保护与开发,共策共建共享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国家早在1988年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矿藏、水资源富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认为破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批示,坚守生态防线,要求抓紧整改。

去年上半年,甘肃省检察机关经审查并批捕了祁连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8件16人。自去年7月时,国务院办公厅、原环保部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进行通报、督查,清理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179项。张掖作为主要涉事地区,其负责整改项目达171项,在基于经济利益对祁连山采取掠夺式开发,被媒体曝光、举国关注之后,张掖终于痛下决心,以“刮骨疗毒”之势对祁连山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整改。

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百余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全面恢复矿区矿点生态治理,水利水电项目也全部整治规范;另外,保护区的核心区农牧民合理搬迁安置,杜绝核心区、缓冲区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整治草原超载问题,实现了保护区内的草畜平衡。由此可见,只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经济开发让位于生态,才能使地区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5.jpg

部门机构的上行下效往往是保证产业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今年三月份,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尘埃落定,生态环境部取代了以往的环境保护部,焕新登场。这次的环保机构改革不同以往,不是地位的提升,而是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着重职责的调整。从环境保护部到生态环境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意味深长。

正如首任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所说,从环境保护部到生态环境部,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告别了多头治理,进一步增强了监管方面的四大职能,包括制定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检查,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对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督察和问责。监管领域进一步扩展,监管职能也进一步增强。

部门职权的科学划分与体制机制的保障,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来说,无疑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臂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涉猎范围广,在遵守《中国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基础法律之外,还要根据自然保护区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适合其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展工作有法可依。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是因地制宜建设开发的首要。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植被资源是绿色的天使,在生态景观中既有参观性和绿化性,又对调节自然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植被资源应该就其品种、光照、习性、水分等生长需求来创设其自然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此类推,动物资源的保护要基于对动物天然的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则应该重视水质、尊重地缘地貌,实现合理利用。

6.jpg

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因地制宜、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工作之外,要适度建设,避免盲目开发;做到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以服从规划,高效利用为指导思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发展理念;让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环境容许限度相一致,让生态产业化、旅游生态化、经济发展全面化运行。

如今,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运用先进技术和设施,并充分利用有关公共基础设施和既有资源,引用社会力量,集约建设“智慧景区”是生态脆弱地区提质增效的法宝。通过“互联网+”和立体化感知、大数据决策、协同化办公、云信息服务等技术,发挥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技术优势,有力支撑景区的生态保护、生态体验、环境教育、科研监测等活动,实现景区的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通过新媒体广泛、科学的宣传,让游客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作用,培养文明旅游意识和环保理念,维护生态平衡。让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并且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关爱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发展。

7.jpg

生态脆弱的可可西里经历了从惨遭破坏到生机盎然的转变,见证了自然保护区背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行动。青海一系列禁游令的颁布,正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体现了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高度责任感。

“不惮风霜苦与辛, 惟信山川不负人。”当我们最自然怀疑敬意的时候,就会获得公平的回报。生态敏感的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的热土,也是精神的厚土,更是希望的乐土;它们是展示美丽中国的一扇扇窗口,从这窗口里你将看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的生活家园。

人民日报  2018.7.26

(来源:小荣说)

Tags:
宣言书更多>>
中国生态健康产业责任宣言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发展,迅速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经济、科技、贸易和产业制造大国。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的时候,我们与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不期而遇。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详细】
联系我们
  • 联系人:汪珊
  • 电话:
  • 手机:137-3419-9996
  • 邮箱:ceh1501@163.com
  • 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
  • 邮码:110000
  • 网站:http://ceh.org.cn